基本面分析
購買力平價 (PPP) | 利率平價 (IRP) | 國際收支模式 | 資產市場模式
貨幣市場的兩种主要分析方法為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注重金融、
經濟理論和政局發展,從而判斷供給和需求要素。技術分析觀察價格和交易量數
据,從而判斷這些數据在未來的走勢。技術分析還可進一步分為兩個主要類型:
量化分析:使用各种類型的數据屬性來幫助估計買超 /
賣超貨幣的限度,圖表分
析:使用線條和圖形來辨別貨幣匯率構成中的顯著趨勢和模式。
基本面分析與技
術分析最明顯的一點區別就是,基本面分析研究市場運動的原因,而技術分析研
究市場運動的效果。
當以另一國貨幣估價一國貨幣時,基本面分析包括對宏觀經濟指標、資產市場以
及政治因素的研究。宏觀經濟指標包括經濟增長率等數字,由國內生產總值、利
息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貨幣供應量、外匯儲備以及生產率等要素計算而
得。資產市場包括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政治因素會影響對一國政府的信任度、
社會穩定氣候和信心度。
有時,政府會干預貨幣市場,以防止貨幣顯著偏离不理想的水準。貨幣市場的干
預由中央銀行執行,通常對外匯市場產生顯著卻又暫時的影響。中央銀行可以採
取以另一國貨幣單方面購入 /
賣出本國貨幣,或者聯合其它中央銀行進行共同干
預,以期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或者,有些國家能夠設法僅僅通過發出干預暗示
或威脅來達到影響幣值變化的目的。
基本理論
購買力平價 (PPP)
購買力平價理論規定,匯率由同一組商品的相對價格決定。通貨膨脹率的變動應
會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匯率變動所抵銷。舉一個漢堡包的經典案例,如果漢堡包
在美國值 2.00 美元一個,而在英國值 1.00
英磅一個,那么根据購買力平價理論,
匯率一定是 2 美元每 1 英磅。如果盛行市場匯率是 1.7
美元每英磅,那么英磅就被
稱為低估通貨,而美元則被稱為高估通貨。此理論假設這兩种貨幣將最終向 2:1
的
關系變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設商品能被自由交易,並且不計關稅、配額和
賦稅等交易成本。另一個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卻忽視了服務,而服務恰恰可以
有非常顯著的價值差距的空間。另外,除了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還有其
它若干個因素影響著匯率,比如: 經濟數字發布/報告、資產市場以及政局發展。在
20 世紀 90
年代之前,購買力平價理論缺少事實依据來証明其有效性。90 年代之後,
此理論似乎只适用于長周期(3-5
年)。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價格最終向平價靠
攏。
利率平價 (IRP)
利率平價規定,一种貨幣對另一种貨幣的升值(貶值)必將被利率差异的變動所抵銷。
如果美國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將對日元貶值,貶值幅度据防止無風險套匯而定
。未來匯率會在當日規定的遠期匯率中被反映。在我們的例子中,美元的遠期匯率被看
作貼水,因為以遠期匯率購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匯率購得的日元。日元則被視為升水。
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無証据表明利息平價說仍然有效。與此理論截然相反,具有高利率
的貨幣通常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因對通貨膨脹的遠期抑制和身為高效益貨幣而增值。
國際收支模式
此模式認為外匯匯率必須處于其平衡水準--即能產生穩定經常帳戶余額的匯率。出現貿
易赤字的國家,其外匯儲備將會減少,並最終使其本國貨幣幣值降低(貶值)。便宜的貨
幣使該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價格优勢,同時也使進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在一段調
整期後,進口量被迫下降,出口量上升,從而使貿易餘額和貨幣向平衡狀態穩定。
與購買
力平價理論一樣,國際收支模式主要側重于貿易商品和服務,而忽視了全球資本流動日趨
重要的作用。換而言之,金錢不僅追逐商品和服務,而且從更廣義而言,追逐股票和債券
等金融資產。此類資本流進入國際收支的資本帳戶項目,從而可平衡經常帳戶中的赤字。
資本流動的增加產生了資產市場模式。
資產市場模式
目前為止的最佳模式。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貿易的迅速膨脹使分析家和交易商以新的視
角來審視貨幣。諸如增長率、通脹率和生產率等經濟變量已不再是貨幣變動僅有的驅動因素。
源于跨國金融資產交易的外匯交易份額,已使由商品和服務貿易產生的貨幣交易相形見絀。資
產市場方法將貨幣視為在高效金融市場中交易的資產價格。因此,貨幣越來越顯示出其與資產
市場,特別是股票間的密切關聯。
美元和美國資產市場 - 1999 年
1999
年夏,許多權威人士認定美元將對歐元貶值,理由是持續增長的美國經常帳戶赤字和華爾
街的經濟過熱。此觀點的理論基礎是,非美國投資者將會從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抽取資金,投
入到經濟狀況更為健康的市場中去,從而大幅壓低美元幣值。而這樣的恐懼自 80
年代早期以來
一直沒有消散。當時,美國經常帳戶迅速增長至歷史最高記錄,占國內總產值(GDP)的 3.5%。
正如80年代那樣,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胃口依舊如此貪婪。但與 80
年代不同的是,財政赤
字在 90
年代消失了。雖然外國持有美國債券的增長速度可能已經放緩,但源源不斷注入美國股
市的大量資金卻足以抵銷這种緩勢。在美國泡沫破裂的情況下,非美國投資者最有可能做出的
選擇是更安全的美國國庫券,而不是歐元區或英國股票,因為歐元區或英國股票很有可能在上
述事件中受到重創。在 1998 年 11 月危机,以及 1996 年 12
月由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信口雌黃
而引發的股慌中,此類情況已經發生。在前一事例中,外國國庫券淨購買量幾乎增長了兩倍,達
到 440 億美元;而在後一事例中,此項指標狂增十倍有余,達到 250 億美元。
過去二十年中,在估計美元行為方面,國際收支法已為資產市場法所取代。盡管歐元區經濟基本
面要素的改善必將幫助這一年輕的貨幣收複失地,但是單靠基本面要素很難支撐這一複蘇。而今
仍舊存在歐洲央行的信用問題;截止目前,歐洲央行的信用度與歐元受到的頻繁的口頭支持成反
比關系。歐元區三巨頭(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政府穩定性,以及歐洲貨幣聯盟擴展等敏感問
題若隱若現的風險也被看作是單一貨幣的潛在障礙。
目前,美元得以保持穩定應歸因于下列因素:零通脹增長,美國資產市場的安全避風港性質,以
及上文提及的歐元風險。
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研究以往價格和交易量數据,進而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向。此類型分析側重于圖表與公式
的構成,以捕獲主要和次要的趨勢,並通過估測市場周期長短,識別買入 /
賣出机會。根据您選
擇的時間跨度,您可以使用日內(每 5 分鐘、每 15
分鐘、每小時)技術分析,也可使用每周或每
月技術分析。
基本理論
道瓊斯理論
這一技術分析中最古老的理論認為,價格能夠全面反映所有現存信息,可供參與者交易商、分析
家、組合資產管理者、市場策略家及投資者)掌握的知識已在標價行為中被折算。由不可預知事
件引起的貨幣波動,比如神的旨意,都將被包含在整體趨勢中。技術分析旨在研究價格行為,從
而做出關于未來走向的結論。主要圍繞股票市場平均線發展而來的道瓊斯理論認為,價格可演釋
為包括三种幅度類型的波狀--主導、輔助和次要。相關時間周期從小于 3 周至大于 1
年不等。
此理論還可說明反馳模式。反馳模式是趨勢減緩移動速度所經歷的正常階段,這樣的反馳模式等
級是 33%、 50% 和 66%。
斐波納契反馳現象
這是一种廣為使用,基于自然和人為現象所產生的數字比率的反馳現象組。此現象被用于判斷價
格與其潛在趨勢間的反彈或回溯幅度大小。最重要的反馳現象等級是 38.2%、 50% 和 61.8%。
埃利奧特氏波
埃利奧特派學者以固定波狀模式將價格走向分類。這些模式能夠表示未來的指標與逆轉。與趨勢同
向移動的波被稱為推動波,而與趨勢反向移動的波被稱為修正波。埃利奧特氏波理論分別將推動波
和修正波分為 5 种和 3 种主要走向。這 8 种走向組成一個完整的波周期。時間跨度可從 15
分鐘至數
十年不等。 埃利奧特氏波理論具有挑戰性的部分在于,1個波周期可用 8
個子波周期組成,而這些
波又可被進一步分成推動和修正波。因此,埃利奧特氏波的關鍵是能夠識別特定波所處的環境。埃
利奧特派也使用斐波納契反馳現象來預測未來波周期的峰頂與谷底。
技術分析的內容有哪些?
發現趨勢
關于技術分析,您首先听說的可能會是下面這句箴言:“趨勢是您的朋友”。找到主導趨勢將幫助
您統觀市場全局導向,並且能賦予您更加敏銳的洞察力--特別是當更短期的市場波動攪亂市場全
局時。每周和每月的圖表分析最适合用于識別較長期的趨勢。一旦發現整體趨勢,您就能在希望交
易的時間跨度中選擇走勢。這樣,您能夠在漲勢中買跌,並且在跌勢中賣漲。
支撐和阻力
支撐和阻力水準是圖表中經受持續向上或向下壓力的點。支撐水準通常是所有圖表模式(每小時、
每周或者每年)中的最低點,而阻力水準是圖表中的最高點(峰點)。當這些點顯示出再現的趨勢
時,它們即被識別為支撐和阻力。買入 / 賣出的最佳時机就是在不易被打破的支撐 /
阻力水準附
近。一旦這些水準被打破,它們就會趨向于成為反向障礙。因此,在漲勢市場中,被打破的阻力水
準可能成為對向上趨勢的支撐;然而在跌勢市場中,一旦支撐水準被打破,它就會轉變成阻力。
線條和通道
趨勢線在識別市場趨勢方向方面是簡單而實用的工具。向上直線由至少兩個連繼低點相連接而成。
很自然,第二點必須高于第一點。直線的延伸幫助判斷市場將沿以運動的路徑。向上趨勢是一种用
于識別支持線 /
水準的具體方法。反而言之,向下線條是通過連接兩點或更多點繪成。交易線條的
易變性在一定程度上與連接點的數量有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各個點不必靠得過近。
通道被定義為與相應向下趨勢線平行的向上趨勢線。兩條線可表示價格向上、向下或者水準的走
廊。支持趨勢線連接點的通道的常見屬性應位于其反向線條的兩連接點之間。
平均線
如果您相信技術分析中“趨勢是您的朋友”的信條,那么移動平均線將使您獲益匪淺。移動平均
線顯示了在特定周期內某一特定時間的平均價格。它們被稱作“移動”,因為它們依照同一時間
度量,且反映了最新平均線。移動平均線的不足之一在于它們滯後于市場,因此並不一定能作為
趨勢轉變的標志。為解決這一問題,使用 5 或 10 天的較短周期移動平均線將比 40 或 200
天的移動
平均線更能反映出近期價格動向。或者,移動平均線也可以通過組合兩种不同時間跨度的平均線
加以使用。無論使用 5 和 20 天的移動平均線,還是 40 和 200
天的移動平均線,買入信號通常在
較短期平均線向上穿過較長期平均線時被查覺。與此相反,賣出信號會在較短期平均線向下穿過
較長周期平均線時被提示。有三种在數學上不同的移動平均線:簡單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
移動平均線;以及平方系數加權平均線。其中,最後一种是首選方法,因為它賦予最近的數据更
多權重,並且在金融工具的整個周期中考慮數据。
比較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
的爭論喋喋不休 | 預期和行情
有關金融市場分析的主要爭論之一在于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這兩种主要分析層面的效用性比較。
在外匯市場中,一些研究論斷表明,基本面分析在預測長期趨勢(超過 1
年)方面更為有效,而技
術分析則更适合于較短的時間跨度(0-90 天)。專家建議,兩种方法結合使用將最适用于 3
個月
至 1 年的時間段。
盡管如此,更深入的經驗証据顯示,對長期趨勢的技術分析有助于識別較長期的技術波狀,而且基
本面因素確實會触發短期發展。
讓我們將 1999 年美元對日元匯率下跌作為實例。此貨幣對在該年下半年損失了 16%,達到 101.90
的年度最低值。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者都能解釋跌勢的原因。基本面分析將其歸咎于持續進入
日本資產市場的資本流,這反映了投資者對于日本經濟複蘇日益增強的樂觀。技術分析家很可能以
下面這一簡單論据來解讀這种移動:市場語言發出一個清晰的向下聲調,而此聲調在突破主要技術
界標(115 日元和 110 日元)後變得震耳欲聾了。
這樣,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然而問題卻藏匿在細節中。在重要支撐 /
阻力
水準被突破後,對技術分析一無所知的基本面分析家會面臨遺漏主要市場轉向的風險。
反而言之,一位輕基本面分析和新聞發布,倚重技術分析的分析家必定會錯過歐元對美元匯率的反
彈。此次反彈正是由 1999 年 7 月 19 日效果超過預期的德國商業行情調查(IFO)的發布所触發。時
至當日,歐元已經下跌 15%,到達 1.010
美元的歷史最低點。大多數市場觀察家--基本面分析家
和技術分析家--都預測歐元將跌破 1.00
美元。技術分析家以心理因素、動量和移動平均數列作支
持進一步下跌的論据,而側重于基本面因素的分析家在注意到此篇有力調查後,就立即選擇歐元,
退出持有的多頭美元頭寸。當天,歐元對美元跳高200點,在緊接著的第二天又跳高 260
點,並在第
三天再次跳高 150 點。僅在兩周內,歐元/美元匯率 升 800 多點。
顯而易見,IFO 調查的發布並不是歐元反彈7%的唯一原因。在接著的幾周內,其它因素也相繼開始
支持此幣种,包括歐元區整體經濟基本面要素的持續改善,以及歐洲中央銀行日益強硬的姿態(支
持更高的利率)。無論怎樣,IFO 調查的發布是改變對歐元期望值的轉折點。
人們常常認為,將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結合使用是徒勞無用的。由于是兩种截然相反的類型,技
術和基本面分析經常被指為具有相互排斥性。然而,仍有相當數量的交易商(甚至本能地)將兩种
方法結合使用。因此,側重技術分析的交易商常常關注中央銀行會議,仔細研究就業報告,並時刻
留意最新通貨膨脹數字。同樣地,基本面分析交易商經常會計算主要和次要支撐水準,判斷反馳結
構的百分比。
外匯市場中,並不存在計算基本面和技術分析最佳結合法的具體公式。一些電腦軟體套餐自稱能夠
作出這种決策,根据經濟、技術和數量參數使一种方法對另一种方法加權。但是,這些決策都基于
源自以往市場間動態模型和技術及基本面行為的模式。這些預先制定的框架模式很難自如應對瞬息
万變的外匯市場。
預期和行情
毋庸置疑,基本面和技術要素對于判斷外匯動態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還有兩個要素對于理解市場
的短期走向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那就是預期和行情。這兩個詞雖然听來相似,但實際上卻大相徑
庭。預期形成于經濟統計和金融數据發布之前。僅僅注意發布的數字並不足以掌握貨幣的未來走
勢。例如:如果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7%,增幅高于上季的 5%,那么美元並不一定會象您期望地
那樣浮動。如果市場預報預期增長率為 8%,那么 7%
的記錄可能令人失望,從而在您沒有注意到
此預報的情況下,引起與您的期望完全不同的市場反應。
但是,預期會被市場行情占得先机。這是關于某种匯率的主導市場態度,此態度可能源自對特定國
家整體經濟評估、整體市場側重或其它外部因素。再以上述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為例;即使結果數字
7% 與預報相差整整 1
個百分點,市場也可能不作任何反應。可能的理由是,無論實際和預報數字
如何,行情仍可是美元漲勢。此類情況可歸因于富實的美國資產市場,或者反向貨幣(歐元、日元
或者英磅)不佳的基本面狀況。
通常可與“行情”替換使用的詞是“心理因素”。在 2000
年最初的兩個月中,盡管歐元區的基本
面要素持續好轉,但是歐元對美元仍舊經歷了猛烈的賣出壓力。這是因為,市場心理因素基于零通
脹率的延續跡象而明確地支持美元資產,再次提高美國利率的行情有利于美國的收益差額,而不會
破坏經濟增長。